爱普雷德

推行物业+养老服务模式,仍需多方共同努力

169

    物业+养老服务模式,旨在补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建设物业+养老一体化信息平台,完善物业服务闭环监管机制。为老人提供专业化、多元化、个性化 的养老服务。


物业+养老.jpg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提到,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因地制宜提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早在2020123日,住建部等六部门就发布了《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见》,提出要补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推行物业服务+养老服务居家社区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是老年人最普遍也是最乐见的养老方式,一项近期的北京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研显示,近九成的受访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33.4%的老年人对专业的居家照护服务有需求。

      老年人需要专业化的居家照护服务,但与之相对的是,家门口养老供给不足十分明显。在此背景下,多地探索物业+养老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借助小区物业距离近、人员亲、硬件足等优势,破解家门口养老的难题。


01“物业+养老具体是怎么做的?

能提供什么服务?


      例如,四川成都有就近设立的小区养老服务站点,物业公司通过引进养老服务企业的专业护理团队入驻,再依托物业自有人力资源,培训孵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等居家养老服务。

      在上海市虹口区蒋家桥小区的物业+养老试点项目中,物业梳理了一张为老服务清单,其中包括了代买菜、代配药、代扔垃圾、上门理发等21项菜单式智慧养老服务,其中多项为免费,一站式包揽服务满足了很多老年人的基本诉求。

      一般来说,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商的服务往往单价高、频次低。物业可开展近距离、高频次、低成本的养老服务。从基层治理的角度看,物业是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之一,其在社区共治共生的作用愈加凸显。

      目前社区老年人解决养老问题常会先想到居委会,但居委会在解决实际养老服务问题上往往资源不够,而物业有先天的场地、亲民等资源优势,可以协助居委会解决民生问题。


02   尽管物业提供老年服务具有诸多优势

但存在挑战也不少

   

01   相比于物业业主往往更信赖社区

     业主和物业之间是由合同约束的契约关系,两者的关系往往比较微妙,业主与物业的纠纷也不少见。比如,对物业+养老模式,一些网友质疑物业收费标准不规范,分内的事情仍未做好,再将业务延伸至家中老人的日常生活,无论是服务质量还是价格都难以令人放心。因此,撬动物业+养老,仍需业主和物业之间建立起高度信任的关系。

02   物业缺乏专业的养老服务队伍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水平较低

    目前物业开展的很多服务都是基于现有人力资源,例如由小区保洁人员兼职各项服务。如果要进一步推动物业+养老模式,物业公司也需及时组建新的服务队伍,或委托培训机构进行专业培训,为开展老年服务做好人力储备。

03   物业作为传统养老行业的圈外人为老服务的意识还比较薄弱

       例如,没有建立专门的老年业主档案,对老年业主的家庭情况和服务需求也没有进行调查。物业缺乏积极性的背后是这样的认识——目前老年服务基本由街道和居委会成立的社区服务中心提供,养老应由家庭和政府负责,与物业和小区运行无关。如何更新物业对老年服务的态度和认知,也是物业+养老落地的关键。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严峻形势下,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解决养老服务难题,推进物业企业提供为老服务仍需多方共同努力。

025-86199230       17361895890
公司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创研路266号麒麟人工智能产业园3号楼4楼
电子邮箱:njaplid@163.com
扫描二维码关注
爱普雷德智慧养老公众号
©2021 南京爱普雷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 15007615号-9
联系我们:
025-86199230
全国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