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养老服务工作将“以人为本”,想老人所想,急老人所急,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四敢”精神,勇于担当,开拓进取,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做优做实“宁享养老、银发无忧”城市品牌,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2月2日下午,南京市民政局组织召开2023年全市养老服务工作部署暨业务培训会议。
2023年南京市养老工作值得关注的三类事件!
三类重点任务指标
本地户籍的高龄、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保障不低于95%。
实施3000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改造提升100个示范性乡村互助睦邻点。
改造提升7个标准化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
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500人次。
设置省级标准的家庭养老床位100张。
改造提升20个示范性社区银发助餐点。
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200张。
新建社区老年人认知障碍照护服务中心12个。
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建设。
符合新国标评定的等级养老机构占比不低于60%。
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和建设。
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200张,稳步提高护理型床位占比,提升养老机构运营效率。
提升街镇养老服务设施水平,实现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每个街镇至少建成1所日间照料中心。
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银发助餐点社区全覆盖,改造提升100个示范性村级互助养老睦邻点,完善助餐、日托、上门服务等基础性功能。
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 实施“原居享老”支持行动,坚持改造对象“一户一案、一人一策、一户一档”,完成3000户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
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建立跨部门评估标准、资源、机构互享、互认机制。
推进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各区等级养老机构占养老机构比例不低于60%。
推进12个老年人认知障碍照护服务机构建设。
提升社区银发助餐点服务质效,改造提升20个示范性社区银发助餐点,实施社区银发助餐。
全市至少建成100户符合硬件标准和管理服务要求的家庭养老床位。
落实好养老服务人才“十百千万”计划。
规范银发顾问制度:配齐配足银发顾问,做到社区(村)100%覆盖。
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分级培训,确保50%以上养老工作人员轮训一遍。
依托市养老服务质量指导中心等人社部门批准的专业认定机构,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举办全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
加快养老机构社工人才开发使用。
规范全市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不少于500人。
开展省市“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中期评价,强化高质量考核,提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能力,加强养老机构安全监管,优化养老机构疫情防控。
开展“区块链+民政”国家创新应用试点建设,
推动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拓面提质,探索构建“时间银行”公益生态圈,个人志愿者、团体志愿者、注册服务对象实现稳步增长。
推进养老服务工作创新。 鼓励积极创建服务示范区,试点建立全市养老服务机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加大养老服务宣传,让养老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变“人找服务”为“服务找人”。
加强民政养老服务工作条口队伍自身建设。
入选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城市。
养老服务处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
入选中央网信等十六部委联合开展的“区块链+民政(养老服务)”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
作为全省唯一城市实施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
入选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卫健委共同确定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
全力落实高龄、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服务保障。
全面完成养老民生实事项目建设。
高标准开展一批专项整治
扎实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全面推进审计问题专项治理。
持续推进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强标100%达标。
“区块链+民政”国家创新应用试点有序推进。
“物业+养老服务”试点取得阶段性进展。
老年人认知症服务中心建设完成。
市民政局副局长陈芳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周新华主持。各区民政局、江北新区卫生健康和民政局分管局长,市点将台、祖堂山社会福利院主要负责同志依次交流汇报2022年度亮点工作和2023年工作打算。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市养老服务质量指导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及各区、单位相关业务科长参会。
来源:江苏省老龄产业协会、南京民政
本作品的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