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信息平台+智能水表黑科技,打造智慧养老应用典范412
近年来,南通市海门区积极探索智慧养老之路,当地民政始终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党史学习教育,针对辖区内老龄化程度较高、独居老人较多的现状,海门区充分发挥“党建联盟”“社会治理合伙人”的共建优势,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并与当地的自来水公司合作,试点在80周岁以上独居空巢老人住所安装智能水表,以“0.01立方米”的用水破题“养老难”,为社会“智”理开新方。 海门区民政局今年计划将对南通市海门区海门街道、三厂街道外的其余区镇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城乡低保对象、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员等经济困难人群中的高龄、失能、重度残疾老年人家庭719户进行适老化改造,针对高龄、失能、重度残疾老年人容易因突发疾病、跌倒、疏忽健忘等原因发生意外风险、出门走失的情况,在改造工作中充分运用智能网络技术,更加高效保障老年人生命健康安全。 在保护好老年人生活隐私的前提下,结合老年人家庭实际情况,积极推广安装人体感应探测、燃气泄漏报警、一键呼叫、智能水表等智能化应急保障设备,为重度智力及精神残疾的老年人制作佩戴式智能胸卡(无需频繁充电、含身份信息、可传输定位信息)的改造事项。 独居老人如果突发晕倒、洗澡摔伤等问题,很难及时得到救助。水量预警发出后,智慧养老信息平台会收到警告信息,同时老人家属手机APP也会获取到警告信息,养老中心第一时间向老人对应的工作人员“派单”,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联系、上门核实等方式了解空巢老人现状,配合民警及时处置并反馈平台,构建预警信息处置“全闭环”。 智能水表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可以半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及时收集到用户家里用水量的变化情况。如果12小时内智能水表读数低于0.01立方米,就会立即启动预警报警系统。通过0.01立方米用水变化的“智慧”,为高龄空巢老人设置一道安全屏障,让为老服务更聪明、社会治理更精细。 依托“智能水表+大数据”动态掌握老人情况,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置,让社会治理变得更加“贴心贴肉”。除了智能水表,海门区民政局还将为老人配齐智能门磁和智能烟感等报警系统,依托智能备,配合养老中心工作人员每周电话、上门关爱老人的传统模式,加上党员志愿者开展的结对帮扶和热心居民邻里守望志愿服务,贴心的“三维守护”全方位关爱空巢老人,真正做到设施可达、信息可知、服务可及、情感可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