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医养结合”中国人口老龄化时代已经到来,到2050 年,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数的1/3 以上,这势必会导致老年人对医疗需求呈喷井式爆发。医养结合是把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它超越了传统养老只强调单一的养老服务,而更注重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的兼得。一、“互联网+ 医养结合”模式解读2017 年,三部委印发《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行动...
人口老龄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未来的社会常态。据测算,到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群的快速增加,传统的养老模式也不能满足当下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借助数字科技技术的力量,发展智慧养老,是解决当下养老问题的重要措施。但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智慧养老产...
中山市积极探索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推行“物业+养老服务”,充分发挥物业常驻社区、贴近居民、响应快速等优势,有效破解高龄、空巢、独居、失能老年人居家生活的照料难题,促进了邻里和睦、社区和谐。不仅把关爱服务送到了老年人的家门口,让他们得到更及时的帮助,也使得物业和小区居民间的关系更为融洽。“我们物业有30多名工作人员,还有3名小区管家,加上志愿者,开展服务很方便。而且物业还有24小时值班人员...
近年来,大余县积极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探索“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截至目前,已为1800余名老年人建立了“一人一档”服务方案,开展服务总人次5万余次,累计服务时长达约6万余小时。针对不同类型的老年人服务对象,创新“居家型”、机构、医养结合等养老新模式,实现养老智慧化。一是创新“居家型”养老模式。建设大余县居家养老平台,为老年服务对象生成特定的“智慧养老”服务二维码,配置智能设备呼小雷、智...
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家政是“小切口”也是大民生。近年来,长治市积极规范家政服务市场,不断推动家政服务和养老品质提升,释放标准化服务产业发展的综合效能,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增效,创新智慧居家养老模式,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规范家政市场 助力居家养老如何找到放心的家政公司,保证服务质量?发生消费纠纷时如何维权理赔?是许多家庭特别是老年人关注的焦点。目前长治市有家政公司约...
近日,广西民政厅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区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实施方案》,方案部署在全区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实施方案》要求,在2023年年底前,广西各市、县(市、区)基本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机制;到2024年年底,全面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摸底排查建档工作,探访关爱服务普遍有效开展;到2025年年底,探访关爱服务机制更加健全,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地面进行防滑处理、床边加装护栏和抓杆、如厕洗浴区安装扶手、出行戴上智能手表……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以适老化改造为抓手,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打造老年宜居环境,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迈出积极步伐。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2.8亿,占全国总人口19.8%,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达2.1亿,占全国总人口14.9%。随着老龄化问题日益...
家附近就能吃到低价可口的助老餐、遇到突发情况一键呼叫、遇到电信诈骗及时提醒、家庭护理型床位不断增加……今年以来,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满足广大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为重心,加快建设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可以选择在家安享晚年。老年助餐更省心“老李头,城区开始为老年人免费送餐了,我们吃饭难的问题解决了。”8月18日...
为着力解决独居、空巢、留守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防范居家养老安全风险,近日,自治区民政厅等11部门联合发文,部署在全区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计划到2023年底前,各市、县(市、区)基本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机制;到2024年底,全面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摸底排查建档工作,探访关爱服务普遍有效开展;到2025年底,探访关爱服务机制更加健全,老年人获得感、幸...
落实《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山东省民政厅将聚焦满足失能老年群体的照护服务需求。在9月2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民政厅副厅长张志毅表示,加强对失能老年群体的服务保障,建立健全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是近年来山东一直在重点推进的工作。张志毅表示,下一步,山省民政厅将认真抓好《规划》落实,围绕失能老年群体照护服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
未富先老的年代,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9073养老模式频频被提及。即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采取以家庭为基础的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日间照料;3%的老年人享受机构养老服务。由此可以看出,从我国目前的发展水平出发,大多数老年人都是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2022年9月,国家民政部、财政部共同发布了关于做好2022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的通知。通知...
深圳养老托育服务迎来重大智慧升级!在9月15日至17日首届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期间,深圳市智慧养老托育服务平台、深圳智慧养老呼叫中心正式对外亮相,打造八大智慧场景,呈现深圳国企在智慧养老领域的前瞻探索和实践。目前,深圳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初步形成了“9073”的养老服务格局,即90%的老年人通过居家方式养老。对居家养老的长者,尤其是失能失智的长者而言,常面临突发意外难发现、多样性需求...
“时光益站”是一种“低龄存时间,高龄换服务”的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新模式,鼓励志愿者为高龄老年人、困难老人提供养老服务,按一定的规则记录储存服务时间,当年老需要服务时,可提取“时间兑换”服务。为更好地保障西路社区空巢独居老人的身体健康及日常居家安全,西路社区工作者与爱心志愿者们,为5户空巢独居老人们进行上门义诊服务,建立健康档案及时掌握老人们的健康状况及需求;同时进行日常的居家安全风险排查,确保...
养老服务工作关乎民生,连着民心。近年来,广德市不断推动农村养老服务提质增效,积极打造农村幸福院,探索农村互助式养老的新路子,守护最美“夕阳红”。整合资源,打造享老乐园走进柏垫社区互助幸福院,宽敞明亮的大院子映入眼帘,粉刷一新的房屋干净整齐,集体厨房、娱乐活动室、浴室等应有尽有。这里之前是柏垫镇的一所废弃小学,为进一步实现“老有所养”,该镇投入资金80余万元,将闲置校舍进行整体翻新改造,对周边...
近年来,河南省民政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发挥在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牵头抓总作用,坚持人民至上、改革创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收到了较好成效。政策机制体系化。在政策制定上,会同自然资源、住建、财政、人社等部门,出台涵盖组织领导、规划建...
国务院新闻办近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民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5月,《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向社会发布,同时也发布了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标志着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到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截至目前,多数省份已出台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民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民政部以出台实施方案、发布本地区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为重点,督促指导各地做好省级层面...
“老年助餐服务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是养老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从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出发,积极稳妥构建布局均衡、方便可及、多元主体参与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就近解决老年人吃饭不便问题,托起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近日,安国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在安国市养老助餐服务启动仪式上说。“我一个人生活,自己做饭太麻烦,如果有了老年助餐服务,每天不用操心就能吃上可口的热乎饭,那可真...
一张床垫,就能实时监测我的心率与呼吸;一个水表,就能在我24小时没用水时发出警报;一个随身设备,就能避免我走失,在紧急情况下还能实现一键呼叫,精准定位;一部手机,在家动动手指,就能让人上门帮我打扫卫生、做家务,真是太方便了,兴奋的张阿姨向我们说到…….............其实在全国像张阿姨这样的还有很多,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为2.8亿,占全国人口的19....
各区、县(市)民政局、卫生健康局、残疾人联合会,钱塘区、西湖风景名胜区社会发展局: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扎实推进数字赋能“一老一小”工作,有效统筹养老照护和医疗康复资源供给,全面提升居家养老、居家医疗和居家康复的综合服务水平,加快推进“老有康养”服务优享,现就建立数字赋能家庭养老床位管理运行机制通知如下。一、总体目标有效满足新时代杭州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9月9日一早,浙江省永康市江南街道勤丰村68岁独居老人舒松元睡醒后的各项身体数据,由安装在床头的智能终端设备实时传送到智慧养老系统后台。在永康市,通过智慧家庭养老床位等数字化平台,许多农村老人正在享受24小时“无感”照料服务。永康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13万余人,6成以上都分布在农村,98%以上选择居家养老。人口居住分散,交通相对不便,养老服务成本高,农村老人难以获得优质居家养老服务。永康市...